新闻频道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

0755-28896137

锂电头部企业何以扎根江西?

来源:

阅读:1395

评论:0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内多地快马加鞭布局锂电赛道,四川宜宾提出打造千亿级动力电池之都,青海提出建立锂电千亿级产业集群,云南提出3年内实现新能源电池千亿产值……

产业赛道上“群雄”崛起,头部企业和重点项目成为各地竞相角逐的优质标的。作为全国较早布局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的省份之一,江西依托丰富的锂矿资源和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招引了国内动力电池10强企业中的6家和一批锂电相关企业落户。
企业请了进来、项目落了地,如何真正站稳脚、扎下根、开枝散叶?
稳供给、强链条、谋创新是江西使出的关键之招。
稳供给——破解资源瓶颈
驻足城市街头,随处可邂逅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绿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成为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但看似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背后,隐忧也不少,“电池荒”就是最棘手的难题。
实际上,电池短缺的警钟早在2021年初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敲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电池荒”?
众所周知,锂是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近几年受国际环境和疫情影响,国际运输通道受阻,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受限,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国内车用动力电池材料供应严重不足。

产业缺“锂”,企业也缺“锂”。在这种背景下,资源是吸引头部企业布局的最大推手。
如何充分用好用活锂云母矿这一稀缺战略资源,将资源与头部企业、重点项目牢牢绑在一起,稳住企业、稳定项目,进而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魄力和远见卓识。
近年来,锂电企业凭借强大资本在各地跑马圈地“锁矿”,地方政府则以手中资源“选企留企”,江西同样如此。
以锂矿资源撬动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庞大的产业链体系,这是江西抢占锂电新能源发展“风口”的初衷,也是未来增进头部企业与当地经济黏性的重中之重。
为此,江西先人一步进行探索。
拥有亚洲最大锂云母矿储量的宜春,专门组建国有独资公司——宜春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全资、控股、参股、委托经营、固定收益等多种形式收购本地矿山股权,将矿权牢牢集中在政府手中,从源头上统筹锂矿勘查开采,避免一拥而上导致竭泽而渔。
掌握矿权,就掌握了分配资源的主动权。宜春选择为头部企业专门“设宴”,拿出最大待客诚意“把好资源给好东家、用好资源换好产业”,全力保障落户的锂电头部企业资源供应。
2021年2月签约落户宜春的江西国轩在次月就取得了白水洞高岭土矿的探矿权,5月又以4.6亿元的报价成功竞得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普查探矿权。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等锂电头部企业均已通过投资、增资、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取得锂资源,2023年预计还会有数个矿权注入更多大企业、大项目……
有了矿权托底,企业扎根就有信心。但光靠“分配政策”的倾斜远远满足不了众多锂电企业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挖掘“增量”,做大“蛋糕”,才能解决发展可持续的问题。
持续摸清“家底”、厚植“家底”。
“十三五”期间,宜春累计投入各类地质勘查资金1.2亿元以上,以高岭土、陶瓷土、硅灰石等非金属矿产为重点,完成各类矿产勘查项目87个,新发现矿产地26处。勘探带来可预见的资源增量大大增强了头部企业扎根下来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底气。
2021年以来,宜春市政府与省地质局合作,投入2亿元,组织专业队伍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山找矿”。专家预测,到2025年,宜春有望形成50万吨的锂资源开发规模。
锂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除了向大自然索取,是否还能从退役动力电池中做文章?答案显而易见。
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度有2.13万吨废旧电池被回收,锂、镍、钴回收率达99.3%,并被用于生产1.8万吨电池前体。赣锋锂业旗下循环科技的退役锂电池拆解及金属综合回收项目已形成3.4万吨回收处理能力。
各大头部企业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曾经被“忽视”的退役动力电池市场,从精细拆解到梯次利用,让废旧锂电池可以“重装”上阵,为锂电产业提供后续补给。江西已率先行动,由政府牵头成立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协会,整合各部门、各企业资源和力量,推进“车轮上的矿产”变废为宝。
此外,从锂矿石尾矿中提锂,也是获取锂资源重要手段。高安、宜丰、上高已有精诚、赣虹、荣威、金佛、欧雅、恒达利、格来利等20多家陶瓷厂共计50余条生产线转产锂渣坯,从锂渣中再次提锂,将资源“吃干榨净”。
随着“存量”的盘活、“增量”的挖掘以及废旧电池再利用等举措落地落实,江西锂资源的战略潜能将进一步释放,头部企业将得到稳定而可持续的“弹药”供给,江西锂电新能源产业高速成长蹄疾步稳。
强链条——优化提升产业能级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巨头的强势入驻,对江西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进一步激活了头部企业效应,形成从“供应链先行”“产业链扎根”到“创新链赋能”的发展路径。
如何留住头部企业?
江西的选择是做深做透产业,将头部企业牢牢嵌在产业链上。
锂电产业是当前一条“坡长雪厚”的超级赛道,经过十几年深耕细作,江西在这条赛道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引育规上锂电企业188家,建成新余、宜春、赣州三大锂电产业集群,形成一条涵盖锂资源采选冶炼深加工、锂电池关键材料与零配件、锂离子电池、绿色高效储能电池、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等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伴随着发展,江西锂电产业也存在“全而不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生产经营关联度、协同度不高,战略合作、协作配套较少,产业链呈现两头在外的情况,有产业集群但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多方发力,从产业链着手联手破局闯关。
2022年10月,江西出台“锂电十条”,决心做优做强锂电新能源产业。新政出台,一系列锂电重大项目相继落子。10月27日,赣锋锂业总投资150亿元锂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横峰;10月28日,总投资130亿元的龙南志存锂电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龙南经开区开工;10月31日,比亚迪在抚州追加投资的新能源产业园二期项目签约;12月18日,投资100亿元的天能集团信丰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签约开工……落地的都是精准延链强链补链的大项目。
厚积而薄发。
以“链式思维”引导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链,已经成为江西推动企业扎根的“磁力”所在。眼下,依托赣锋锂业、远东股份、国泰集团、紫宸科技、天赐材料等细分领域龙头,与新入驻的头部企业“联姻”,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效果已初步显现。

宜春围绕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布局,已梳理出原材料、销售端、供应链等方面配套短板,精准弥补产业链缺失、延伸项目和龙头企业配套项目,推动产业体系向“大而全、大而强”方向发展。“宜春乃至全省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存在短板,眼下我们正在洽谈引进中化国际、格林美等4个正极材料重点项目。”宜春经开区招商局干部表示。
政府牵线搭桥、企业主动作为。
落户江西后,宁德时代迅速与本地企业“联姻”。正极材料企业江西升华先后两次获得宁德时代的增资,用于磷酸铁锂扩产项目的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生产产品优先供应宁德时代。专注电池负极领域的江西紫宸和隔膜领域的龙头企业恩捷股份也加强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强化链上企业在空间和业务的深度耦合,既有利于产业链和供应链,又能缓解部分企业资金压力,共同分担投资风险。
这一步,江西走得坚定而稳健。
引导和支持企业跨界合作“融链”,这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的必经之路。但仅以“共同利益”紧紧圈住商业伙伴远远不够,还得“登高望远”,敢于做新兴产业的探路者、先行者。
随着锂电产能急速扩张,企业扎堆扩产,将带来产能过剩隐忧。如何破解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行业低谷?
推进锂电、光伏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储能设备和应用场景成为解决问题的良方。
光伏产业解决太阳能发电问题,锂电产业解决电能储存问题。江西是传统光伏产业大省,拥有晶科能源这样的业内龙头。《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加快风电、光伏发电与新型储能融合发展。对于锂电头部企业而言,这是跨界融合、为未来发展布局的“先手棋”。宁德时代已先后与晶科能源等光伏巨头合作,推动“光伏+储能”两大应用端融合。
谋创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2022年9月,一场以“智汇宜春·锂创未来”为主题的国家级大院大所新能源(锂电)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宜春活动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吸引了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专家、锂电行业企业家等260余人参加。会上有宜春市“揭榜挂帅”项目、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科技合作项目等24个项目签约。
引进来、走出去,折射的是江西对锂电人才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极度渴求。
锂电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突围的重要引擎。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聚合创新生态、创新文化、创新成果,让大量原始创新技术、前沿科技成果迈入产业化轨道,成为江西推动锂电产业创新的战略选择。
综观江西锂电产业发展轨迹,在锂矿采选技术、矿石清洁提锂技术、卤水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产品深加工、电池材料技术升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清洁回收等问题上,仍存在不少发展瓶颈。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为坚持全周期服务,省科技厅围绕锂电产业布局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由省内锂电产业上下游企业、华东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中国科学院等2所研究机构组建成锂电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锂电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宜春市布局了省级以上锂电产业创新平台12家,组建了“锂电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储能电池绿色循环利用”两个省级产业技术联盟,全力攻关新技术。
江西“锂电十条”也提出,加大锂资源绿色开发、高比能量电池、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尾矿尾渣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对锂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动力型、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通过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采用股权质押等方式择优予以重点支持。政策激励下,越来越多锂电企业得以心无旁骛钻研新技术新工艺。
不仅政府层面在发力,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也在主动寻求技术突破。

图片江西金辉锂业有限公司生产场景。图片由宜春市发改委提供

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目前少有的存在高成长空间的新兴产业。好的赛道总是非常拥挤,资本仍在源源不断涌入锂电行业,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主动求变,才能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站稳发展的脚跟。因此,对于锂电头部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出路。
“民营企业要更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赣锋锂业总经理李良彬一语中的。
在新余,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在厂区,等待装车外运,首批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车完成交付,这是全球首个固态电池车示范运营项目。
企业发力攻关固态电池的背后,是需求侧的驱动。市面上现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等,都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上限。但消费端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固态电池主要解决能量、密度、安全性方面的痛点,行业对固态电池的热切期盼,从侧面反映了动力电池在推广使用中的症结。”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在采访中表示。
正因如此,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技术迭代升级的路径之一,已成为企业破局的重要发力点。谁发布新一代性能更好或成本更优的电池产品,谁就有可能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市场溢价或是用更低的价格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从而赢得战略主动。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江西本土企业清陶能源和赣锋锂业已经进行了超前布局,也有成品量产呈现。
创新无止境、发展无穷期。
江西首家“独角兽”企业孚能科技2022年9月发布了全新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提出一整套从电芯到系统、从制造到回收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续航里程、充电效率、降本增效、适配车型等方面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全新产品。
得益于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明冠新材在国内率先打破了铝塑膜的国外技术垄断,生产的铝塑膜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要求,在某些技术参数方面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极大地填补了国内铝塑膜技术和市场空白,成为《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复合膜》T/CIAPS0005-2018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锂电头部企业落户后,要进行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现阶段行业人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生产、技术、研发类人才一直是公司最紧缺的。”江西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章喜坦言。
短板所系、困难所在,就是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
为缓解锂电头部企业人才紧缺问题,宜春市建立了定期赴企对接服务机制,一边引进人才,一边培养人才。一方面和中科院、中南大学、华中科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锂电人才供需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推动本地院校与锂电重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目前已促成江西国轩分别与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新能源产业学院,培养锂电新能源产业相关专业的本科、高职全日制学生,以解高层次人才和高级蓝领人才之渴。国轩产业学院2021年招收首批学生266名,2022年扩大招生至500名。
与此同时,各地一系列锂电人才新政陆续出台。宜春推出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人才支撑计划,新余相继出台“锂电三十条”“锂电人才十六条”等措施,一项项举措为锂电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集聚提供了丰厚滋养。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推动从锂电新能源由产业集聚到创新集聚,吸引头部企业牢牢扎根江西、培育竞争优势,江西锂电新能源的故事正在精彩上演。

——  邓绪娟 李梦玉 当代江西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